曾“一碼難求”的Manus放開註冊了!智能體元年AI應用何以變現?

《科創板日報》5月13日訊 曾經“一碼難求”的AI智能體平台Manus於近日全面開放註冊。根據官方公告,新註冊用戶每天可免費獲得300積分,並額外一次性獲得1000積分。此前,Manus的邀請碼在二手市場一度被炒到10萬元。

所謂的積分即用於執行任務的“貨幣”,Manus收到用戶指令後,在執行任務的同時會實時消耗積分,消耗積分的數量取決於任務的規模和難度。

經《科創板日報》測試,無論是撰寫一篇數千字的科普類文章,還是編寫一段網頁遊戲的代碼,Manus都僅需消耗200左右的積分。因此,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免費用戶未必會受到每日300積分的限制,而是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調整任務內容。

不過,當用戶試圖命令Manus執行更加龐大、復雜的任務時,平台給予的免費積分則稍顯不足。爲應對不同需求,Manus推出了不同的升級計劃供用戶選擇(每月19美元、39美元或199美元)。其中,支付199美元/月訂閱費的用戶,可獲取19900的每月額外積分,並擁有同時執行5個任務的性能。

爲推動Manus的商業化,其母公司蝴蝶效應於近期以5億美元的估值完成7500萬美元的最新一輪融資,計劃利用這筆資金將其服務拓展到包括美國、日本和中東在內的其他市場。

而在國內市場,今年3月Manus與阿裏通義千問團隊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通義千問系列開源模型,在國產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實現Manus的全部功能。目前,兩家技術團隊已展開緊密協作。

綜合多家券商研報來看,隨着各AI巨頭發力智能體產品商業化,2025年有望成爲AI Agent元年。海通國際指出,近日字節發布多款智能體工具,阿裏飛豬上線旅行智能體。目前Agent落地已經成爲AI業界主流趨勢,像字節阿裏這類頭部互聯網大廠,也在加速進行中。

民生證券表示,AI Agent作爲必經之路,互聯網巨頭同時發力C端與B端已成爲行業共識,未來AI Agent有望在工業、教育、金融、零售、司法等多個行業率先落地。

西南證券分析稱,在應用層,智能體應用分爲跨行業通用產品和垂類專業產品,前者發展相對成熟,部分產品已開始規模化應用,後者商業化起步略晚,但有望成爲B端數智化轉型的重要抓手。

該機構進一步分析當前Agent產品的變現邏輯:目前,智能體初代產品Cursor、Glean等已實現上億美金年經常性收入,展現出較高成的長潛力,並出現基於實際交付成果、任務完成率等指標的新收費模式。

整體來看,AI智能體產品正形成“底層模型能力升級+中間工具繁榮+商業場景落地”的基礎設施與應用協同的演進路徑,未來AI智能體應用還需進一步提升規劃能力、具備更好的記憶、擁有更強的多模態理解能力,釋放變現潛力。

投資方面,民生證券認爲,類似芯片的“摩爾定律”,AI Agent的任務長度或每7個月翻一倍,最終實現Agent開發Agent的閉環飛輪。Agent或成爲軟件價值重估的重要催化劑,軟件廠商的目標市場有望擴大到數萬億美元的勞動力市場,AI Agent也有望提升軟件的消費屬性,進一步打開軟件廠商的估值天花板。

具體到投資標的,該機構建議關注:1)辦公:金山辦公、合合信息、福昕軟件等;2)編程:卓易信息、普元信息、金現代等;3)終端AI:中科創達、螢石網路等。

除軟件外,國盛通信認爲,Agent將爲推理算力打開天花板。各機構正積極研發Agent,競爭格局未穩;Agent算力需求與簡單的文字回復不可同日而語。

天風證券認爲,以阿裏鏈爲核心的生態體系,憑藉流量入口、模型能力、雲及自主硬件層面的深厚積累,疊加通義千問在金融、政務等行業垂直生態體系的布局,有望成爲中國B端Agent落地的“鏈主”,帶動相關生態發展。在此背景下,國產算力板塊受益於政策支持自主可控與技術迭代,景氣度有望持續上行。

來源:科創板日報

作者:科創板日報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