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將首次登上“AI科學紅毯”2025年上海科技節“智繪”未來

robot
摘要生成中

2025年上海科技節將於5月17日正式啓幕,一場全民參與的“城市科技嘉年華”蓄勢待發。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本屆科技節將呈現出更多AI驅動的創新場景。其中,人形機器人將首次登上“AI科學紅毯”,讓市民在參與中體驗“未來已來”。

本屆科技節以“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爲主題,共設置開幕式、會議、開放活動、賽事等六大專題。科技節爲期兩周,覆蓋上海市16個區,預計將舉辦近2000場次活動。

和往屆相比,本屆科技節聚焦傳承科學家精神和培育科學思維,更加突出前沿科技體驗,展現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成果。

作爲啓動儀式前的重要環節,今年的科學家紅毯將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打造“AI科學紅毯”。

“AI科學紅毯”首次引入XR空間拓展技術,通過虛擬背景實時生成與現實場景融合,形成無限延展的視覺空間。裝置內部集成AI無感動捕系統,可實時捕捉嘉賓動作,疊加AI動態特效,實現人與虛擬環境的高精度互動。同時,利用實時渲染、空間聲效等綜合技術,營造出具備科技未來感的沉浸場域。相較去年的“元宇宙紅毯”,今年的“AI科學紅毯”在互動性、實時性與沉浸體驗上均實現技術飛躍。

今年的“AI科學紅毯”大咖雲集,共設9大板塊、12組嘉賓,涵蓋基礎研究、戰略科技、科技服務等領域。除科學家與科技先鋒外,今年紅毯將首次向公衆開放。此外,今年的“AI科學紅毯”還將迎來一位特殊嘉賓——人形機器人。它將與研發團隊共同走上紅毯,完成科技節有史以來的首次“人機同行”亮相,展現上海在智能科技領域的硬核實力。除了機器人上紅毯,本屆科技節還將打造沉浸式科技辦會智能體,從人形機器人的禮儀服務到AI同傳系統,從會議文本實時數字化系統到虛擬現實演講輔助眼鏡等,將爲參與者帶來全新的科技辦會體驗。

本屆科技節期間,AI不僅是“看得見”的技術展示,更成爲推動公衆參與、連接科研與生活的紐帶。在科技節期間,56家重點實驗室與大科學設施將面向公衆開放,48家科普場館推出特別優惠,青少年科學教育、互動體驗展覽、AI場景化演示等活動貫穿節日,讓技術突破成果從實驗室真正走入市民生活。

據悉,上海科學家近5年在《科學》《自然》《細胞》三大頂級學術期刊上累計發文量佔全國發文總量的比重達29.2%,一批重磅科研成果已成爲上海科技的閃亮“名片”。本屆科技節還將全面展示近年來上海在前沿科技和未來產業方面取得的新進展和新成就。

作爲科技節的重要板塊,2025年上海科技傳播大會也將在節日期間同步舉辦,設有一個主旨大會和四個分會。會上還將發布2025年上海科技傳播“領航計劃”、全國科普成果轉化服務平台上線儀式、科技傳播創制中心上線儀式,以及上海科普大賽暨科普人才培育行動等。

上海科普產業化已從“探索期”邁入“成長期”。上海技術交易所董事長謝吉華表示,借助歷屆科技節平台,上技所展示了以交易機制激活科普資源的方式,如“滬科普”專板已促成13宗交易、合計金額59萬元。未來將依托政策紅利與市場機制,進一步打通“科技資源—科普產品—社會價值”的轉化通道,爲全國提供可復制的“上海模式”。

“AI不僅是技術工具,更是重塑科創生態的戰略性引擎。”謝吉華表示,上海正以“模速空間”等載體爲支點,推動AI與實體經濟、城市治理、科學研究的深度融合,加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未來,需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投入、完善數據與算力基礎設施、探索倫理與安全治理框架,讓AI成爲上海邁向全球科創中心的核心競爭力。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來源:東方財富網

作者:上海證券報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8275vip
· 20小時前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