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AM DAO 2025年5月9日,港股上市公司国泰君安国际(1788.HK)宣布:旗下两项关于「代币化证券」及「数码债券」的业务计划,均已获得香港证监会确认无进一步问题,正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就在很多人还在争论「证券代币化是未来还是噱头」的时候,国泰君安国际直接给出答案: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正式启动、获得监管确认、开始干活。 这也标志着中资券商在区块链与传统金融融合方向上,真正迈出了「从概念到落地」的关键一步。 什么是代币化证券?简单一句话: 把传统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如区块链)变成数字化资产,同时具备合规、受监管、不脱离现有金融体系。 代币化证券和数码债券 两条主线,全面发力 2025年1月,国泰君安国际率先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了代币化证券的分销与投顾服务计划,成为本地首批探索传统金融资产「链上化」路径的主流金融机构之一。 该计划涵盖多个关键资产类别,包括: 挂钩多种标的资产的结构性产品(如结构性票据、场外衍生品)证监会认可基金及非认可基金以及债券 这一举措与香港证监会于2025年2月发布的虚拟资产市场监管路线图「A-S-P-I-Re」高度契合。该路线图提出了五大支柱: Access(准入)Safeguards(保障)Products(产品)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Relationships(关系) 旨在为香港的虚拟资产生态系统提供未来导向的监管框架,促进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 。为了更好的迎合巿场的发展,国泰君安国际不仅在销售端为客户提供创新发行方案,还向香港证监会提交数码债券发行业务计划,面向债务资本市场,探索代币化债券发行全链条服务。 未来国泰君安国际将在数码债券发行项目中,有能力担任整体协调人、银团资本市场中介人或「交割行」等角色,该计划于2025年4月获得香港证监会确认。 国泰君安国际的计划不仅体现了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前瞻布局,也为香港探索「虚拟资产+传统金融」融合提供了可参考的实务案例。 合规+技术 中资券商开启「链上竞赛」 香港证监会早在2023年11月就发布了关于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指导通函,为中介机构参与代币化证券活动提供了监管清晰度,鼓励传统金融工具的代币化 ,而后整个香港资本市场的「代币化进程」开始进入实操阶段 国泰君安国际作为最早响应、最快获批的中资券商之一,展现出两大核心优势: 策略前瞻性:技术布局不是补短板,而是主动抢高地;合规节奏感:与监管同频,不空转创新。 而背后的技术基础——分布式账本技术(如区块链),正在被整合进发行、交易、托管等多个核心流程,推动证券生命周期的「链上升级」。 他们不是跟风搞「区块链+」,而是在债券发行的底层逻辑上做技术重构。 这不是未来,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在。 别再把「证券型代币」当作高冷词汇,它们正悄悄出现在你我身边的投资清单里。 对券商来说,这是效率革命+产品革新; 对监管者来说,这是透明治理+风险可控; 对投资者来说,这是更便捷、更多元、更灵活的金融世界入口。 国泰君安国际此次动作,不仅为中资金融机构提供了技术转型的样板,让「代币化资产」这一曾经的小众话题,真正走向了主流资产配置的舞台,更体现出其意图在制度窗口期率先占据技术、监管与生态整合的制高点。 科技正在重塑金融的定义,而这些改变,刚刚开始。 国泰君安国际的「代币化业务」获批,不是一个新闻事件,而是一个新金融纪元的信号弹。 下一个问题是:谁会成为第一个实现「链上交易+链上清算+链上托管」的中资券商? 如果你关心未来金融的真实走向,就别错过这场正在重构游戏规则的「链上革命」。
中资券商杀进区块链战场!国泰君安国际重磅入局「代币化证券」及「数码债券」
撰文:AM DAO
2025年5月9日,港股上市公司国泰君安国际(1788.HK)宣布:旗下两项关于「代币化证券」及「数码债券」的业务计划,均已获得香港证监会确认无进一步问题,正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就在很多人还在争论「证券代币化是未来还是噱头」的时候,国泰君安国际直接给出答案: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正式启动、获得监管确认、开始干活。
这也标志着中资券商在区块链与传统金融融合方向上,真正迈出了「从概念到落地」的关键一步。
什么是代币化证券?简单一句话:
把传统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如区块链)变成数字化资产,同时具备合规、受监管、不脱离现有金融体系。
代币化证券和数码债券
两条主线,全面发力
2025年1月,国泰君安国际率先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了代币化证券的分销与投顾服务计划,成为本地首批探索传统金融资产「链上化」路径的主流金融机构之一。
该计划涵盖多个关键资产类别,包括:
挂钩多种标的资产的结构性产品(如结构性票据、场外衍生品)
证监会认可基金及非认可基金以及债券
这一举措与香港证监会于2025年2月发布的虚拟资产市场监管路线图「A-S-P-I-Re」高度契合。该路线图提出了五大支柱:
Access(准入)
Safeguards(保障)
Products(产品)
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
Relationships(关系)
旨在为香港的虚拟资产生态系统提供未来导向的监管框架,促进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 。
为了更好的迎合巿场的发展,国泰君安国际不仅在销售端为客户提供创新发行方案,还向香港证监会提交数码债券发行业务计划,面向债务资本市场,探索代币化债券发行全链条服务。
未来国泰君安国际将在数码债券发行项目中,有能力担任整体协调人、银团资本市场中介人或「交割行」等角色,该计划于2025年4月获得香港证监会确认。
国泰君安国际的计划不仅体现了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前瞻布局,也为香港探索「虚拟资产+传统金融」融合提供了可参考的实务案例。
合规+技术
中资券商开启「链上竞赛」
香港证监会早在2023年11月就发布了关于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指导通函,为中介机构参与代币化证券活动提供了监管清晰度,鼓励传统金融工具的代币化 ,而后整个香港资本市场的「代币化进程」开始进入实操阶段
国泰君安国际作为最早响应、最快获批的中资券商之一,展现出两大核心优势:
策略前瞻性:技术布局不是补短板,而是主动抢高地;
合规节奏感:与监管同频,不空转创新。
而背后的技术基础——分布式账本技术(如区块链),正在被整合进发行、交易、托管等多个核心流程,推动证券生命周期的「链上升级」。
他们不是跟风搞「区块链+」,而是在债券发行的底层逻辑上做技术重构。
这不是未来,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在。
别再把「证券型代币」当作高冷词汇,它们正悄悄出现在你我身边的投资清单里。
对券商来说,这是效率革命+产品革新;
对监管者来说,这是透明治理+风险可控;
对投资者来说,这是更便捷、更多元、更灵活的金融世界入口。
国泰君安国际此次动作,不仅为中资金融机构提供了技术转型的样板,让「代币化资产」这一曾经的小众话题,真正走向了主流资产配置的舞台,更体现出其意图在制度窗口期率先占据技术、监管与生态整合的制高点。
科技正在重塑金融的定义,而这些改变,刚刚开始。
国泰君安国际的「代币化业务」获批,不是一个新闻事件,而是一个新金融纪元的信号弹。
下一个问题是:谁会成为第一个实现「链上交易+链上清算+链上托管」的中资券商?
如果你关心未来金融的真实走向,就别错过这场正在重构游戏规则的「链上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