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玩币886
vip
币龄0.7年
最高VIP等级5
用户暂无简介
前几天在纽约时代广场,波场 TRON 敲响了纳斯达克开市钟。
这是区块链行业的第一次,有主网、有真实资产支撑的链,站上了美股的舞台。
很多人可能还没反应过来这意味着什么——不是“挂牌”这么简单,而是一个链,正在以合规方式接入全球资本系统。
这背后其实布局已久。新的主体名叫 Tron Inc,就是 TRX 最大的上市持有方。
更重要的是,生态在同步联动。链上,JustLend DAO 和 撑起了流动性和借贷体系,stUSDT 把链下收益搬到链上,这些都是真实运转的资产结构。资本进来后,可以直接穿过这个结构,最后落到用户端、项目方、协议中去。
最近你可能也注意到了,TRX 的走势明显有韧性。这是结构设计带来的正反馈:资本有入口,资金有去处,价值可以闭环。
更现实的是数据。波场现在的稳定币交易量一天就能破三百亿美金,链上 USDT 占全球一半以上。地址数超 3.2 亿,仅次于以太坊,但增速更快。过去 30 天光是链上收入就有 3.6 亿美金,是真正赚钱的链。
所以当这口钟在华尔街响起,不只是 Web3 的一次亮相,更像是一个信号:这个行业,正在逐步被金融世界纳入视野。
波场走到了这一步,靠的是长期稳定的网络和真实可用的生态。上市只是开始,接下来,它要扮演的角色,是传统金融和链上世界之间的桥梁。
这个门已经打开了,下一步,会很快。
@justinsuntron #TRONEcoStar
TRX0.81%
ETH1.33%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前几天在纽约时代广场,波场 TRON 敲响了纳斯达克开市钟。
这是区块链行业的第一次,有主网、有真实资产支撑的链,站上了美股的舞台。
很多人可能还没反应过来这意味着什么——不是“挂牌”这么简单,而是一个链,正在以合规方式接入全球资本系统。
这背后其实布局已久。新的主体名叫 Tron Inc,就是 TRX 最大的上市持有方。
更重要的是,生态在同步联动。链上,JustLend DAO 和 撑起了流动性和借贷体系,stUSDT 把链下收益搬到链上,这些都是真实运转的资产结构。资本进来后,可以直接穿过这个结构,最后落到用户端、项目方、协议中去。
最近你可能也注意到了,TRX 的走势明显有韧性。这是结构设计带来的正反馈:资本有入口,资金有去处,价值可以闭环。
更现实的是数据。波场现在的稳定币交易量一天就能破三百亿美金,链上 USDT 占全球一半以上。地址数超 3.2 亿,仅次于以太坊,但增速更快。过去 30 天光是链上收入就有 3.6 亿美金,是真正赚钱的链。
所以当这口钟在华尔街响起,不只是 Web3 的一次亮相,更像是一个信号:这个行业,正在逐步被金融世界纳入视野。
波场走到了这一步,靠的是长期稳定的网络和真实可用的生态。上市只是开始,接下来,它要扮演的角色,是传统金融和链上世界之间的桥梁。
这个门已经打开了,下一步,会很快。
@justinsuntron #TRONEcoStar
TRX0.81%
ETH1.33%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说实话,最开始看到 @AnichessGame 的时候,我是有点犹豫的。
“又是链游,又是棋类玩法,还加了什么法术机制?”
我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个噱头堆叠的项目?”
但后来,真正体验下来,我发现它其实是少数能把 Web2 正统玩法和 Web3 技术结合得非常自然的游戏。
而它背后的底气,显然也不是一般团队能给得起的。
一个棋盘,三个巨头
1/ Animoca Brands 全程孵化,这家公司几乎参与了近年所有知名 Web3 游戏项目。
2/ 国际象棋最大平台 联合开发,2 亿用户、月活 3000 万的巨头,真金白银在推进。
3/ Magnus Carlsen,多次拿下世界冠军的天才棋手,不是挂名,而是亲自参与线上对战内容的策划与传播。
而且它的玩法,确实不止是象棋换皮。
引入了法术系统后,每一局都变得不可预测。
每位玩家带入不同法术卡组,不同能量消耗与冷却周期,导致局势变化非常快。
传统象棋是“理性博弈 + 完全信息”
Anichess 是“动态策略 + 半信息博弈”
你不只是思考走法,还要评估技能释放、能量管理、对方可能的手牌。
从玩法上,已经成功脱离“传统象棋”的固有框架,成为一个新类型的战术博弈游戏。
再说运营和生态落地。
1/ 游戏已有百万用户参与;
2/ PvP 模式有 40 万以上参与者;
3/ 超过 10% 玩家为付费用户;
4/ 基于 Base 链的 M8
IP1.14%
ETH1.33%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The Guardian(守护者)
创新性DeFi新机遇,共享万亿美元 RWA 赛道盛宴!打造透明高效链上生态!抢先布局开启属于你的 Web3 财富新篇章!
关注 @TheGuardian918
以小博大,保险池托底!
劲爆体验感,轻松组建战队!
杜绝老鼠仓,底池打入黑洞永久锁死!
NFT收益拿到手软。50U轻松日入过万.
TG群
DEFI-1.52%
RWA3.85%
RATS0.2%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在链上,有一群人,被叫做「守夜人」。
他们不是最早起跑的,也不是最吵的,但总是在别人退场时依然守着一个代币的图标,像守着火种。他们信的是:不是所有的暴富都是运气,有些,是信仰兑现的奖赏。
这群人守的是 DORA。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死磕 DORA?
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它代表的是我们自己。没人信的时候我们信,没人看好的时候我们看好。”
这话像一根钉子,钉进了很多人心里。
于是,“神豪包哥”来了,不发言,直接上仓位;佰易交易所来站台,说一句:“我们不是看流量,我们看的是人心”;TG 群人越来越多,图文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有四个字:别卖,等它飞。
也许大多数人最终只会记得它涨到多少倍,但只有这一群人,才会记得,那是怎么从冷板凳上,一步步烧起来的。
合约地址:0x23fe903be385832fd7bb82bf1fee93f696278888
TG群:
📢 官方核心 @Dora_USD1 @baiyi_BYEX
#DORA
DORA1.82%
USD1-0.12%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AI 世界太乱了,@recallnet请来了一个“立规矩的人”
这年头,AI 代理满地跑,个个都说自己能赚钱。
你点进去一看:有的乱报价,有的瞎预测,还有的干脆就是跑路预备役。
谁来管?
📣 Recall 说:行,那我来建一套「规矩」!
而且,这次还请了个狠角色出山:Carson Farmer。
🧠 他是谁?
说白了,这是个学术疯子 + 技术老炮:
•原本是个大学教授,研究地理信息系统,整天教电脑怎么“读懂地图”;
•后来一头扎进数据隐私赛道,搞了个叫 Textile 的去中心化存储协议;
•现在,直接被 Recall 拉来当 CTO——掌控 AI 代理的整个「规矩系统」。
他不是做 AI 的人,他是负责“让 AI 守规矩”的人。
一句话形容他:教过地球,管得住机器人。
🔧 他做了啥?
1️⃣ 设计了「AI 成绩单」系统:AgentRank
以前用 AI 跟开盲盒一样,全靠运气;
现在有了 AgentRank,你能一眼看到:
•这个 AI 赚过多少钱;
•有没有违规记录;
•投诉率高不高;
•最近表现怎么样。
你不用懂代码,就能挑个靠谱的 AI 代理,就像点外卖看评分一样简单。
2️⃣ 全链上记录 + 审计机制,让 AI 不敢乱来
过去 AI 胡乱操作,事后扯皮没人认账?
Carson 直接来一套:
•所有操作链上记录,留痕永久保存;
•审计员押金入场,作弊直接扣款;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六个月前,USDD 2.0 悄悄上线了。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也没有喧闹的狂欢。那天我只是在刷链上数据时,看到它的 TVL悄悄动了一下,就像一颗新芽在土壤里颤了颤。那时候我心里就有了一个模糊的念头:或许,这不是一场升级,而是一种重构。
接下来的日子,它开始慢慢成长。不是那种一夜暴涨的项目,而是每一步都扎实、每一个决定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答案。
我看着它:
1- 把供应做到了 5 亿+,还稳稳贴着锚定线;
2- 把收益做到 20% APY,又能做到 0.5% 的稳定费;
3- 吸引了 44 万+ 用户、21 万社区,TVL 在 sTRX Vault 上不断刷高;
4- 然后,是 Smart Allocator 出现,让“收益”不只是数字,而是一种可持续的信任。
它不是那种天天出公告、开 Space 的项目,而是用产品一点点回应所有质疑。
我慢慢开始明白,USDD 2.0 想做的,是一个真正能穿越牛熊的稳定系统——去中心化、有治理能力、还能不断拓展多链生态。
接下来,它还想做更多:
1️⃣ 原生多链部署,不再只是 TRON;
2️⃣DAO 治理落地,交出钥匙;
3️⃣用户体验优化、清算逻辑可视化,透明不只是口号。
有人说,稳定币没什么想象力。
可我觉得,在一个波动永恒的世界里,谁能稳定,谁就有资格讲未来。
USDD 没有吵闹地讲故事,它只是一直在做事。
六个月过去,它仍在生长。
而这,
USDD-0.07%
TRX0.81%
AE-2.76%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在Web3与AI的交汇点,@recallnet 正在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不是打造“更强的AI”,而是重塑AI的“记忆”与“信任”。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对AI代理人总有点不安?它做了什么、依据什么、之前是否曾犯错……我们无从得知。Web3世界讲究透明、可验证,但AI的运作机制却仍像个黑箱。这种不对称,让“智能”很难真正信任,也难以协作。
Recall 的出现,像是在乱象中点亮了一盏灯。
这个项目不是做又一个AI应用,而是在搭建整个去中心化智能系统的底层公共设施:一个链上记忆与声誉系统。每一个AI代理,每一次行为,每一段决策链,都会被记录、存证,并可追溯。久而久之,AI 不再是“无根”的存在,而有了可以被验证、被信任、被积累的“履历”。
而这也带来了几重关键转变:
1、信任不再凭空建立,而是基于链上可查的行为记录;
2、协作变得可能,因为代理人之间可以“读懂”彼此的经验与记忆;
3、用户不再只是使用者,而是真正拥有数据、掌控身份的主权体。
Recall并不是空想。他们通过Surge等活动,已吸引超过20万用户参与,正在构建一个真正具备记忆和关系图谱的AI世界。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只有让智能拥有“记忆”和“声誉”,它才会更像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者”——而不只是一个功能工具。
未来的AI,不会只是聪明,更要可信。
Recall,不是在追赶AI的热潮,而是在为AI搭建真正可持续的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在Web3与AI的交汇点,@recallnet 正在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不是打造“更强的AI”,而是重塑AI的“记忆”与“信任”。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对AI代理人总有点不安?它做了什么、依据什么、之前是否曾犯错……我们无从得知。Web3世界讲究透明、可验证,但AI的运作机制却仍像个黑箱。这种不对称,让“智能”很难真正信任,也难以协作。
Recall 的出现,像是在乱象中点亮了一盏灯。
这个项目不是做又一个AI应用,而是在搭建整个去中心化智能系统的底层公共设施:一个链上记忆与声誉系统。每一个AI代理,每一次行为,每一段决策链,都会被记录、存证,并可追溯。久而久之,AI 不再是“无根”的存在,而有了可以被验证、被信任、被积累的“履历”。
而这也带来了几重关键转变:
1、信任不再凭空建立,而是基于链上可查的行为记录;
2、协作变得可能,因为代理人之间可以“读懂”彼此的经验与记忆;
3、用户不再只是使用者,而是真正拥有数据、掌控身份的主权体。
Recall并不是空想。他们通过Surge等活动,已吸引超过20万用户参与,正在构建一个真正具备记忆和关系图谱的AI世界。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只有让智能拥有“记忆”和“声誉”,它才会更像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者”——而不只是一个功能工具。
未来的AI,不会只是聪明,更要可信。
Recall,不是在追赶AI的热潮,而是在为AI搭建真正可持续的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7月24日,纳斯达克迎来了一个不寻常的敲钟声。
不是某家科技巨头的新股上市,也不是金融巨头的季度庆功,而是 TRON —— 一个来自区块链世界、已走过七年风雨的公链生态,正式在这座全球金融中心敲响属于 Web3 的钟声。
对 TRON 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从最初的一纸白皮书,到如今全球超 1.3 亿用户、数百万开发者、覆盖稳定币、跨链、DeFi、GameFi 的庞大生态系统,一步步走得扎实而坚定。这不仅是团队的高光时刻,更像是整个区块链行业的一次“主流认可时刻”。
现场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与媒体,TRON 的生态布局、用户规模、链上金融稳定性都成为关注焦点。连纳斯达克大屏也用醒目的字样写下:“TRON,开启全球链上金融新时代。”
这一刻,不只是一个仪式。
TRON,正在成为那个连接去中心化与合规、用户与传统金融之间的桥梁。
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这种更强的“合规背景”就像为链上资产加了一道安全锁;而对整个行业而言,TRON 向世界证明,Web3 完全可以在阳光下运行,不必躲藏,也无需妥协。
未来,TRON 还将在跨境支付、现实世界资产(RWA)、Web3 新应用等方面继续发力,去探索更多边界、打通更多路径。
这不仅是一个敲钟动作,更像是 Web3 时代与主流金融真正对话的“开场锣”。
@justinsuntron #TRONEcoStar
TRX0.81%
DEFI-1.52%
GAFI4.01%
RWA3.85%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 话题
    1/3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